最终我还是退出了老同学群
1
前天晚上,与好朋友阿乐闲聊,他说了句:“我一口气退掉了好几个同学群。”
看着我疑惑的表情,阿乐接着说,他发现大多数同学群已经开始变得莫名其妙,比如变成了打卡群,拼车群,外卖群......
更难受的是,有那么几位同学还特地@他,并明里暗里地表示:
“你不帮我点赞或投票就是不给我面子。”
阿乐干脆一口气退群,顿时如释重负,他感慨道:“余生,其实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。”
我深表赞同。无论是微信群聊,或者朋友圈,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可以选择待在什么样的圈子。
2
生活中,不少的人喜欢把微信群和通讯录好友的数量拿来当作炫耀的资本,却没发现自己的时间在被“垃圾社交”所侵蚀,消耗至所剩无几。
他们把微信群当作“资源和人脉”的中转站。一旦被邀请进某个群,火速扫一眼群里有谁,纯靠名气大小、咖位高低添加好友。
在《三十而已》里,顾佳千方百计想挤进富太太圈。
和富太太们的合照里,她背的是香奈儿,旁边的太太们拿的全是更高级的爱马仕。
事后,顾佳却发现发出来的照片中,自己被无情剪掉。
她想不到,富太太的朋友圈也有鄙视链。
圈子不要硬挤,感情不要强求。不是同一圈子,却硬是想融进去的你,到最后只会倍感无力。
迎合与讨好只能换回短暂的交集;实力与人格才能建立起长期的关系。
正如作家张德芬所说:“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,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。”
与其在无效社交上浪费时间,不如专注于提升自己,从而获得实质的成长。
3
当人置身于群体之中,很多时候会无所适从,甚至换上”假装合群“病。
为了合群,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待,于是选择牺牲自己的意愿和时间,选择辜负自己。
李尚龙,青年作家,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谈起他上学时的经历。
大学期间,热情友好,参加各种社团,对于别人的要求也几乎有求必应。
看着通讯录上越来越多的人,他一度感到自己拥有了广阔雄厚的人脉。
后来某天他需要申请入党,就想起了某位通讯录的人懂这方面的事情,结果对方只回了一条信息,“没空”。
多年以后,李尚龙在英语方面小有名气,当年那个人千方百计联系上他,希望他介绍一个好点的老师给他女儿当家教......
很多人整日周旋于别人的情绪,费劲心力揣摩他人的心思,却忘记了提升自己,才是最大的社交价值。
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是以互惠为原则。
种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
4
周国平有句话说的好:
“与人相处,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,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,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,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。”
人和人之间,往往存在“磁场”这个东西。
和磁场不同的人在一起,犹如鸡同鸭讲,即便拼命找了话题,也聊不到一块去,不欢而散。
经济学家薛兆丰,曾在一档节目中自曝说,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匹离群的马。
他很少去参加同学会,也很少跟交情一般的同事出去喝酒聚餐。但实际上,看起来高冷、寡情的他,也有一群能深夜畅聊,推杯换盏的朋友。
空闲的时候,他会跟罗振宇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经济学,也会和蔡康永等朋友人研究深度内容。
他不是不合群,而是有所选择,只跟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。
喜欢独处,就享受一个人的安静,享受社交,就要有意识挑选合适的圈子。
多与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,才能感到舒服,能量才能天天满格。
无论交友还是生活,经营出舒心的朋友圈,打造一个健康的交友环境,才是最好的养生。
走过半生,终于明白:凡是费劲的关系,都是错的关系。如果一种关系让你觉得很累,那就随它自然而然地结束吧。
交朋友,不是靠笑脸去迎逢虚假的情谊,而是为了以真心换真心。
人一辈子,遇见谁,发生什么事,不是我们能决定的,但选择舒心的人,打造优质的朋友圈,却是可以去追寻、努力实现的。
余生,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,摆脱掉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,让生命豁达,淡然,多一份美丽的真实。
延伸阅读
1
前天晚上,与好朋友阿乐闲聊,他说了句:“我一口气退掉了好几个同学群。”
看着我疑惑的表情,阿乐接着说,他发现大多数同学群已经开始变得莫名其妙,比如变成了打卡群,拼车群,外卖群......
更难受的是,有那么几位同学还特地@他,并明里暗里地表示:
“你不帮我点赞或投票就是不给我面子。”
阿乐干脆一口气退群,顿时如释重负,他感慨道:“余生,其实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。”
我深表赞同。无论是微信群聊,或者朋友圈,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可以选择待在什么样的圈子。
2
生活中,不少的人喜欢把微信群和通讯录好友的数量拿来当作炫耀的资本,却没发现自己的时间在被“垃圾社交”所侵蚀,消耗至所剩无几。
他们把微信群当作“资源和人脉”的中转站。一旦被邀请进某个群,火速扫一眼群里有谁,纯靠名气大小、咖位高低添加好友。
在《三十而已》里,顾佳千方百计想挤进富太太圈。
和富太太们的合照里,她背的是香奈儿,旁边的太太们拿的全是更高级的爱马仕。
事后,顾佳却发现发出来的照片中,自己被无情剪掉。
她想不到,富太太的朋友圈也有鄙视链。
圈子不要硬挤,感情不要强求。不是同一圈子,却硬是想融进去的你,到最后只会倍感无力。
迎合与讨好只能换回短暂的交集;实力与人格才能建立起长期的关系。
正如作家张德芬所说:“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,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。”
与其在无效社交上浪费时间,不如专注于提升自己,从而获得实质的成长。
3
当人置身于群体之中,很多时候会无所适从,甚至换上”假装合群“病。
为了合群,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待,于是选择牺牲自己的意愿和时间,选择辜负自己。
李尚龙,青年作家,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谈起他上学时的经历。
大学期间,热情友好,参加各种社团,对于别人的要求也几乎有求必应。
看着通讯录上越来越多的人,他一度感到自己拥有了广阔雄厚的人脉。
后来某天他需要申请入党,就想起了某位通讯录的人懂这方面的事情,结果对方只回了一条信息,“没空”。
多年以后,李尚龙在英语方面小有名气,当年那个人千方百计联系上他,希望他介绍一个好点的老师给他女儿当家教......
很多人整日周旋于别人的情绪,费劲心力揣摩他人的心思,却忘记了提升自己,才是最大的社交价值。
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是以互惠为原则。
种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
4
周国平有句话说的好:
“与人相处,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,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,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,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。”
人和人之间,往往存在“磁场”这个东西。
和磁场不同的人在一起,犹如鸡同鸭讲,即便拼命找了话题,也聊不到一块去,不欢而散。
经济学家薛兆丰,曾在一档节目中自曝说,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匹离群的马。
他很少去参加同学会,也很少跟交情一般的同事出去喝酒聚餐。但实际上,看起来高冷、寡情的他,也有一群能深夜畅聊,推杯换盏的朋友。
空闲的时候,他会跟罗振宇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经济学,也会和蔡康永等朋友人研究深度内容。
他不是不合群,而是有所选择,只跟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。
喜欢独处,就享受一个人的安静,享受社交,就要有意识挑选合适的圈子。
多与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,才能感到舒服,能量才能天天满格。
无论交友还是生活,经营出舒心的朋友圈,打造一个健康的交友环境,才是最好的养生。
走过半生,终于明白:凡是费劲的关系,都是错的关系。如果一种关系让你觉得很累,那就随它自然而然地结束吧。
交朋友,不是靠笑脸去迎逢虚假的情谊,而是为了以真心换真心。
人一辈子,遇见谁,发生什么事,不是我们能决定的,但选择舒心的人,打造优质的朋友圈,却是可以去追寻、努力实现的。
余生,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,摆脱掉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,让生命豁达,淡然,多一份美丽的真实。
延伸阅读
1
前天晚上,与好朋友阿乐闲聊,他说了句:“我一口气退掉了好几个同学群。”
看着我疑惑的表情,阿乐接着说,他发现大多数同学群已经开始变得莫名其妙,比如变成了打卡群,拼车群,外卖群......
更难受的是,有那么几位同学还特地@他,并明里暗里地表示:
“你不帮我点赞或投票就是不给我面子。”
阿乐干脆一口气退群,顿时如释重负,他感慨道:“余生,其实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。”
我深表赞同。无论是微信群聊,或者朋友圈,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可以选择待在什么样的圈子。
2
生活中,不少的人喜欢把微信群和通讯录好友的数量拿来当作炫耀的资本,却没发现自己的时间在被“垃圾社交”所侵蚀,消耗至所剩无几。
他们把微信群当作“资源和人脉”的中转站。一旦被邀请进某个群,火速扫一眼群里有谁,纯靠名气大小、咖位高低添加好友。
在《三十而已》里,顾佳千方百计想挤进富太太圈。
和富太太们的合照里,她背的是香奈儿,旁边的太太们拿的全是更高级的爱马仕。
事后,顾佳却发现发出来的照片中,自己被无情剪掉。
她想不到,富太太的朋友圈也有鄙视链。
圈子不要硬挤,感情不要强求。不是同一圈子,却硬是想融进去的你,到最后只会倍感无力。
迎合与讨好只能换回短暂的交集;实力与人格才能建立起长期的关系。
正如作家张德芬所说:“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,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。”
与其在无效社交上浪费时间,不如专注于提升自己,从而获得实质的成长。
3
当人置身于群体之中,很多时候会无所适从,甚至换上”假装合群“病。
为了合群,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待,于是选择牺牲自己的意愿和时间,选择辜负自己。
李尚龙,青年作家,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谈起他上学时的经历。
大学期间,热情友好,参加各种社团,对于别人的要求也几乎有求必应。
看着通讯录上越来越多的人,他一度感到自己拥有了广阔雄厚的人脉。
后来某天他需要申请入党,就想起了某位通讯录的人懂这方面的事情,结果对方只回了一条信息,“没空”。
多年以后,李尚龙在英语方面小有名气,当年那个人千方百计联系上他,希望他介绍一个好点的老师给他女儿当家教......
很多人整日周旋于别人的情绪,费劲心力揣摩他人的心思,却忘记了提升自己,才是最大的社交价值。
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是以互惠为原则。
种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
4
周国平有句话说的好:
“与人相处,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,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,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,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。”
人和人之间,往往存在“磁场”这个东西。
和磁场不同的人在一起,犹如鸡同鸭讲,即便拼命找了话题,也聊不到一块去,不欢而散。
经济学家薛兆丰,曾在一档节目中自曝说,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匹离群的马。
他很少去参加同学会,也很少跟交情一般的同事出去喝酒聚餐。但实际上,看起来高冷、寡情的他,也有一群能深夜畅聊,推杯换盏的朋友。
空闲的时候,他会跟罗振宇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经济学,也会和蔡康永等朋友人研究深度内容。
他不是不合群,而是有所选择,只跟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。
喜欢独处,就享受一个人的安静,享受社交,就要有意识挑选合适的圈子。
多与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,才能感到舒服,能量才能天天满格。
无论交友还是生活,经营出舒心的朋友圈,打造一个健康的交友环境,才是最好的养生。
走过半生,终于明白:凡是费劲的关系,都是错的关系。如果一种关系让你觉得很累,那就随它自然而然地结束吧。
交朋友,不是靠笑脸去迎逢虚假的情谊,而是为了以真心换真心。
人一辈子,遇见谁,发生什么事,不是我们能决定的,但选择舒心的人,打造优质的朋友圈,却是可以去追寻、努力实现的。
余生,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,摆脱掉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,让生命豁达,淡然,多一份美丽的真实。
延伸阅读
1
前天晚上,与好朋友阿乐闲聊,他说了句:“我一口气退掉了好几个同学群。”
看着我疑惑的表情,阿乐接着说,他发现大多数同学群已经开始变得莫名其妙,比如变成了打卡群,拼车群,外卖群......
更难受的是,有那么几位同学还特地@他,并明里暗里地表示:
“你不帮我点赞或投票就是不给我面子。”
阿乐干脆一口气退群,顿时如释重负,他感慨道:“余生,其实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。”
我深表赞同。无论是微信群聊,或者朋友圈,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可以选择待在什么样的圈子。
2
生活中,不少的人喜欢把微信群和通讯录好友的数量拿来当作炫耀的资本,却没发现自己的时间在被“垃圾社交”所侵蚀,消耗至所剩无几。
他们把微信群当作“资源和人脉”的中转站。一旦被邀请进某个群,火速扫一眼群里有谁,纯靠名气大小、咖位高低添加好友。
在《三十而已》里,顾佳千方百计想挤进富太太圈。
和富太太们的合照里,她背的是香奈儿,旁边的太太们拿的全是更高级的爱马仕。
事后,顾佳却发现发出来的照片中,自己被无情剪掉。
她想不到,富太太的朋友圈也有鄙视链。
圈子不要硬挤,感情不要强求。不是同一圈子,却硬是想融进去的你,到最后只会倍感无力。
迎合与讨好只能换回短暂的交集;实力与人格才能建立起长期的关系。
正如作家张德芬所说:“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,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。”
与其在无效社交上浪费时间,不如专注于提升自己,从而获得实质的成长。
3
当人置身于群体之中,很多时候会无所适从,甚至换上”假装合群“病。
为了合群,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待,于是选择牺牲自己的意愿和时间,选择辜负自己。
李尚龙,青年作家,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谈起他上学时的经历。
大学期间,热情友好,参加各种社团,对于别人的要求也几乎有求必应。
看着通讯录上越来越多的人,他一度感到自己拥有了广阔雄厚的人脉。
后来某天他需要申请入党,就想起了某位通讯录的人懂这方面的事情,结果对方只回了一条信息,“没空”。
多年以后,李尚龙在英语方面小有名气,当年那个人千方百计联系上他,希望他介绍一个好点的老师给他女儿当家教......
很多人整日周旋于别人的情绪,费劲心力揣摩他人的心思,却忘记了提升自己,才是最大的社交价值。
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是以互惠为原则。
种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
4
周国平有句话说的好:
“与人相处,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,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,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,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。”
人和人之间,往往存在“磁场”这个东西。
和磁场不同的人在一起,犹如鸡同鸭讲,即便拼命找了话题,也聊不到一块去,不欢而散。
经济学家薛兆丰,曾在一档节目中自曝说,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匹离群的马。
他很少去参加同学会,也很少跟交情一般的同事出去喝酒聚餐。但实际上,看起来高冷、寡情的他,也有一群能深夜畅聊,推杯换盏的朋友。
空闲的时候,他会跟罗振宇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经济学,也会和蔡康永等朋友人研究深度内容。
他不是不合群,而是有所选择,只跟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。
喜欢独处,就享受一个人的安静,享受社交,就要有意识挑选合适的圈子。
多与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,才能感到舒服,能量才能天天满格。
无论交友还是生活,经营出舒心的朋友圈,打造一个健康的交友环境,才是最好的养生。
走过半生,终于明白:凡是费劲的关系,都是错的关系。如果一种关系让你觉得很累,那就随它自然而然地结束吧。
交朋友,不是靠笑脸去迎逢虚假的情谊,而是为了以真心换真心。
人一辈子,遇见谁,发生什么事,不是我们能决定的,但选择舒心的人,打造优质的朋友圈,却是可以去追寻、努力实现的。
余生,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,摆脱掉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,让生命豁达,淡然,多一份美丽的真实。
延伸阅读
1
前天晚上,与好朋友阿乐闲聊,他说了句:“我一口气退掉了好几个同学群。”
看着我疑惑的表情,阿乐接着说,他发现大多数同学群已经开始变得莫名其妙,比如变成了打卡群,拼车群,外卖群......
更难受的是,有那么几位同学还特地@他,并明里暗里地表示:
“你不帮我点赞或投票就是不给我面子。”
阿乐干脆一口气退群,顿时如释重负,他感慨道:“余生,其实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。”
我深表赞同。无论是微信群聊,或者朋友圈,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可以选择待在什么样的圈子。
2
生活中,不少的人喜欢把微信群和通讯录好友的数量拿来当作炫耀的资本,却没发现自己的时间在被“垃圾社交”所侵蚀,消耗至所剩无几。
他们把微信群当作“资源和人脉”的中转站。一旦被邀请进某个群,火速扫一眼群里有谁,纯靠名气大小、咖位高低添加好友。
在《三十而已》里,顾佳千方百计想挤进富太太圈。
和富太太们的合照里,她背的是香奈儿,旁边的太太们拿的全是更高级的爱马仕。
事后,顾佳却发现发出来的照片中,自己被无情剪掉。
她想不到,富太太的朋友圈也有鄙视链。
圈子不要硬挤,感情不要强求。不是同一圈子,却硬是想融进去的你,到最后只会倍感无力。
迎合与讨好只能换回短暂的交集;实力与人格才能建立起长期的关系。
正如作家张德芬所说:“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,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。”
与其在无效社交上浪费时间,不如专注于提升自己,从而获得实质的成长。
3
当人置身于群体之中,很多时候会无所适从,甚至换上”假装合群“病。
为了合群,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待,于是选择牺牲自己的意愿和时间,选择辜负自己。
李尚龙,青年作家,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谈起他上学时的经历。
大学期间,热情友好,参加各种社团,对于别人的要求也几乎有求必应。
看着通讯录上越来越多的人,他一度感到自己拥有了广阔雄厚的人脉。
后来某天他需要申请入党,就想起了某位通讯录的人懂这方面的事情,结果对方只回了一条信息,“没空”。
1
前天晚上,与好朋友阿乐闲聊,他说了句:“我一口气退掉了好几个同学群。”
看着我疑惑的表情,阿乐接着说,他发现大多数同学群已经开始变得莫名其妙,比如变成了打卡群,拼车群,外卖群......
更难受的是,有那么几位同学还特地@他,并明里暗里地表示:
“你不帮我点赞或投票就是不给我面子。”
阿乐干脆一口气退群,顿时如释重负,他感慨道:“余生,其实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。”
我深表赞同。无论是微信群聊,或者朋友圈,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可以选择待在什么样的圈子。
2
生活中,不少的人喜欢把微信群和通讯录好友的数量拿来当作炫耀的资本,却没发现自己的时间在被“垃圾社交”所侵蚀,消耗至所剩无几。
他们把微信群当作“资源和人脉”的中转站。一旦被邀请进某个群,火速扫一眼群里有谁,纯靠名气大小、咖位高低添加好友。
在《三十而已》里,顾佳千方百计想挤进富太太圈。
和富太太们的合照里,她背的是香奈儿,旁边的太太们拿的全是更高级的爱马仕。
事后,顾佳却发现发出来的照片中,自己被无情剪掉。
她想不到,富太太的朋友圈也有鄙视链。
圈子不要硬挤,感情不要强求。不是同一圈子,却硬是想融进去的你,到最后只会倍感无力。
迎合与讨好只能换回短暂的交集;实力与人格才能建立起长期的关系。
正如作家张德芬所说:“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,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。”
与其在无效社交上浪费时间,不如专注于提升自己,从而获得实质的成长。
3
当人置身于群体之中,很多时候会无所适从,甚至换上”假装合群“病。
为了合群,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待,于是选择牺牲自己的意愿和时间,选择辜负自己。
李尚龙,青年作家,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谈起他上学时的经历。
大学期间,热情友好,参加各种社团,对于别人的要求也几乎有求必应。
看着通讯录上越来越多的人,他一度感到自己拥有了广阔雄厚的人脉。
后来某天他需要申请入党,就想起了某位通讯录的人懂这方面的事情,结果对方只回了一条信息,“没空”。
多年以后,李尚龙在英语方面小有名气,当年那个人千方百计联系上他,希望他介绍一个好点的老师给他女儿当家教......
很多人整日周旋于别人的情绪,费劲心力揣摩他人的心思,却忘记了提升自己,才是最大的社交价值。
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是以互惠为原则。
种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
4
周国平有句话说的好:
“与人相处,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,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,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,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。”
人和人之间,往往存在“磁场”这个东西。
和磁场不同的人在一起,犹如鸡同鸭讲,即便拼命找了话题,也聊不到一块去,不欢而散。
经济学家薛兆丰,曾在一档节目中自曝说,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匹离群的马。
他很少去参加同学会,也很少跟交情一般的同事出去喝酒聚餐。但实际上,看起来高冷、寡情的他,也有一群能深夜畅聊,推杯换盏的朋友。
空闲的时候,他会跟罗振宇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经济学,也会和蔡康永等朋友人研究深度内容。
他不是不合群,而是有所选择,只跟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。
喜欢独处,就享受一个人的安静,享受社交,就要有意识挑选合适的圈子。
多与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,才能感到舒服,能量才能天天满格。
无论交友还是生活,经营出舒心的朋友圈,打造一个健康的交友环境,才是最好的养生。
走过半生,终于明白:凡是费劲的关系,都是错的关系。如果一种关系让你觉得很累,那就随它自然而然地结束吧。
交朋友,不是靠笑脸去迎逢虚假的情谊,而是为了以真心换真心。
人一辈子,遇见谁,发生什么事,不是我们能决定的,但选择舒心的人,打造优质的朋友圈,却是可以去追寻、努力实现的。
余生,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,摆脱掉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,让生命豁达,淡然,多一份美丽的真实。
延伸阅读